资讯观点
NEWS AND PERSPECTIVES

刘伟平:坚持自主创新,为深圳建设EDA产业高地赋能

时间: 2022-11-05

刘伟平,1966年10月出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深圳市委员会委员、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华大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EDA领域的技术提升,为EDA系统开发创造了规模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EDA产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了坚实的产业基础。1992年至今,负责的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等荣誉。

EDA全称为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由于主要面向芯片产业上游的设计开发,素有“芯片之母”之称。我在求学时因钟情于半导体行业的软件研发,便选择了细分EDA领域。择一行终一生,我曾参与过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A工具——“熊猫ICCAD系统”开发,而后又在积累数年专业实践技术后成立华大九天,现在华大九天已从北京孵化至深圳,为深圳打造EDA产业高地添砖加瓦。从事EDA行业36年来,我见证了我国EDA从萌芽期走入蓬勃向上的发展期,蓦然回首初心不改,我们最大的愿景就是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01 参与熊猫系统的开发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

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顺理成章留在了熊猫系统主要承担单位——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阴差阳错”结缘EDA

我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1982年我高考成绩较为优异,在院校方面选择自主权比较大,进入了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纯属“阴差阳错”,我的父母没有任何电子产业的相关工作背景,选专业时,一位在复旦大学教书的同乡,他极力推荐我去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认为该专业前景广阔。于是我便接受了他的建议,入学微电子专业。当时的微电子专业还叫半导体专业,四十年前外界对于半导体行业并不了解,当时人们能接触到跟半导体有关的最多的电子产品就是半导体收音机,因而在许多人眼中“半导体就是收音机”。现在来看,那位同乡教师眼光长远,使我受益匪浅。进入复旦学习4年后,我有了对半导体/微电子专业知识的基本积累。由于我对其中的软件方向非常感兴趣,本科毕业后我便决定继续在校深造攻读EDA专业研究生,取得了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后来又在清华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回想起来,在我学习专业知识之际,EDA领域的外部环境已然是风云千樯,变化万千。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就对我国实施高科技禁运,国外EDA无法进入中国。为了打破受限于人的局面,1986年在我于复旦求学之际,我国准备着手自研中国自己的EDA系统——熊猫系统。熊猫系统之所以叫做熊猫,就是因为项目难度高,系统珍贵、人才稀缺。当时国家举全国之力筹备项目,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中国知名大学调来了两百多名师生参与,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可以说,那个时候我国迎来了EDA发展的第一个小高潮。

亲身参与“熊猫”系统开发,见证EDA发展历史

1988年,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我,因为专业方向契合,便参与了研发“熊猫”系统。那时,我从底层开发开始做起,亲历了熊猫系统早期开发到产品发布的全流程。5年中,我见证了研发人员从不到30人增加到了约200人,也见证了熊猫系统的诞生。设计工程师可以在EDA软件平台上进行电子产品的自动设计,因此有人也把EDA之于芯片行业,比作办公流程之于微软Office套件。就其性质来看,EDA、Office软件都是行业工具,两者确实比较相似,且这样的比喻更加通俗易懂。但从深层次来看,EDA工具更加复杂,软件中涉及了物理、数学、自动化、软件工程等等方面的问题,使用要求和开发难度都更高。当初我们在那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靠自己研发出了熊猫系统,也让我对发展中国自己的EDA行业的树立了信心。

参与熊猫系统的开发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顺理成章留在了熊猫系统主要承担单位——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由于喜欢EDA研发工作,我在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后更名为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一干就是13年,其间我从课题组组长、部门经理成长为副总经理、副总裁,负责管理EDA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及销售等业务。为了做大做强EDA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务,激发团队的活力,2002年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进行了改制,将主体业务剥离,成立了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大电子)。而后我被任命为总经理,又工作了7年。

02 买船不如造船,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才能搭上产业发展机遇。

华大九天发展三阶段,从艰难迈向成熟

1993年国外取消了包括EDA在内的禁运措施,许多国外EDA公司开始对我国售卖EDA软件,这对我们的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在国家重视经济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我们也越来越明确“买船不如造船”的发展目标。为了发展EDA产业,获得更多自主权,2009年我们把华大电子承担的EDA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华大九天。成立初期整个公司只有41个人,通过13年的发展,现在华大九天员工总数将近800人。

回头来看华大九天发展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2009-2013年起步萌芽期、2013—2018年艰难困苦期、2018年以后的快速发展期。在起步阶段,华大九天得益于国家支持以及自身技术基础,起步较为顺利。但问题也很明显,当时国内客户已经习惯了国外EDA软件的操作方式,对国产产品处于不信任状态。为了缓解公司压力,当时我们积极拓展EDA相关业务,同步着手研发了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而这也在前期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解决了活下来的问题。

然而这远远不够解决公司发展问题,到了2013年时,公司进入了艰难困苦期。2016年最困难的时候,公司账上资金只够发一个月的工资。当时我们曾尝试去资本市场寻求融资,然而市场上的投资人不了解EDA,觉得华大九天营收规模小、市场不大,没有人愿意投资。最后我们只能从外向内找办法“团队增资”,靠着员工自己出钱,共筹集了约4千万元帮公司渡过了难关。我们团队有些人为了出资支持公司发展,想尽了一切办法,比如我就是卖掉了房子才筹措到资金。

到了2017年底,js6668金沙登录入口欢迎您(简称“js6668金沙登录入口欢迎您”)、中小企业基金对华大九天进行了投资,艰难的状况有了好转。同时又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政府、产业以及社会都逐渐意识到了国产化EDA的重要性。在市场的聚光灯下,华大九天终于迎来了国产EDA的黄金时代,进入快速发展期。

长期技术积累,才能跑出本土龙头

EDA不是今天想做,明天就能做出来的。目前,华大九天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部分领域全流程化EDA产品的公司。这得益于华大九天的技术积累、团队积累以及“拿得出手的独特技术”。华大九天的技术团队长期专注EDA技术研发,在三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下,华大九天已经形成了技术护城河。截至2021年末,华大九天共拥有发明专利150项,软件著作权67项。同时华大九天也是EDA垂直领域的某些“单项冠军”,保证在国际市场也有拿得出手的好东西。

贯穿华大九天成长之路的是强大的团队精神——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才能搭上产业发展的机遇。然而华大九天仍要解决EDA工具“全不全”的问题和“先进不先进”的问题。换句话说,没有的东西要解决没有的问题,已经有的东西还要解决先进不先进的问题。目前国际已经走向5nm、7nm制程,3nm也在逐渐完善。而华大九天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中,部分工具可支持量产的先进工艺制程,但在模拟电路设计上仍需要加强与先进制程的结合。后期我们除了独立开发,还要考虑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的模式。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能需要与深圳的产业资源结合起来。

03 从前期融资到成立子公司再到公司上市,华大九天的每一个关键步伐都与深圳密切相关,背后是深圳强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

在深圳设立子公司,扎根深圳共谋发展

我与深圳有两个重要交汇点,第一个是华大九天将全资子公司落地深圳。2019年华大九天的母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在思考把总部转移至深圳,以深圳为原点砸下国家网信产业的一颗钉。以此为转折点,华大九天也有了布局深圳业务的思考,最终深圳市政府提供的系列保障政策促使我们下定决心将华大九天全资子公司落地深圳。2019年10月28日,在深圳市政府的帮助下,深圳华大九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深圳华大九天已经打好了根基,现有员工近百人,研发人员占比84.5%。

第二个交汇点是华大九天的融资、上市与深圳息息相关。从2017年开始,js6668金沙登录入口欢迎您、中小企业基金作为华大九天的首批投资人,先后对华大九天进行三轮投资,不仅帮助我们渡过了资金难关、也为华大九天之后的上市提供了助力。对于华大九天来说,登陆资本市场、接受市场考验是必然之路。首先,公司规模仍为中小型企业,需要上市提升品牌知名度。其次,上市能够为华大九天向外业务整合,提供并购的平台和方式。具体来说,EDA工具十分繁杂,无法依靠单独公司完成全部产品链开发。所以需要将做不同方向的EDA公司业务整合进华大九天。第三,EDA工具开发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进入资本市场可以带来更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因此,2022年7月29日,华大九天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从前期融资到成立子公司再到公司上市,华大九天的每一个关键步伐都与深圳密切相关,背后是深圳强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2021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约为7500亿元,巨大的市场规模为EDA产业能够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华大九天落地深圳也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强化了与上游及产业应用层的整合合作。

选择深圳,就是选择了踏实和放心

华大九天子公司落地深圳后,我意识到选择了深圳,就是选择了踏实和放心。一方面深圳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让我倍感振奋。每次来深圳办公时,我都能感受到深圳政府强烈的服务企业意识。每一次我们有难题需要政府协助解决时,市、区政府反应都十分迅速,并为我们安排相关单位进行对接,处处都是“现场办公”的场景。另一方面,深圳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势头也让我们受益良多。2021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00亿元,在集成电路产业欣欣向荣之际,深圳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今年6月深圳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其中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就包括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具体提出到2025年,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形成和培育一批营收超过10亿以上的设计企业、制造企业,还规划建设4个以上专业集成电路产业园。即使在疫情期间,深圳政府探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的发展路径,出台了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一揽子促经济平稳发展方案,包括减税降费、社保补贴、稳岗就业补贴等,深圳华大九天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深圳华大九天2022年不仅运行平稳,还拓展了新的客户领域。

除此之外,深圳独特的区域优势也为深圳华大九天扎根深圳筑牢根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拥有着联通港澳的“大产业、大联通”平台。这对于需要技术、产业、人才、金融互相流动融通的EDA产业极为宝贵。举个例子,深圳华大九天的注册地是福田保税区,而这一区域已经被纳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此合作区“跨境、跨制度、跨关税区”的独特优势,将会为深圳华大九天乃至EDA产业引来更多的人才。

04 深圳或许没有深厚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史,但深圳的独特在于敢创新。

分三步走助力深圳成为EDA产业高地

2021年,我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深圳市委员会委员。一年中,我结合深圳的区位优势及产业背景也提出过一些建议,其中特别希望市政府考虑把深圳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EDA产业高地。深圳或许没有深厚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史,但深圳的独特在于敢创新。深圳可以发挥产业新、创造力强的特点,将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产业重点放在芯片设计前端,充分利用靠近芯片大客户的优势,围绕大客户需求在前端做重点,在制造后端做特色,深挖3D封装、chiplet技术,同时聚焦EDA领域将深圳打造成EDA产业高地。

华大九天是深圳打造EDA产业高地的重要参与者。从企业视角出发,要赋能深圳乃至全国集成电路及下游应用产业势必要迈出三步:第一步是把深圳华大九天变成华大九天的华南运营中心,重点发展EDA工具软件销售、技术开发服务等业务;第二步是变成华南研发中心,利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及研发资源;第三步是依托业务以及深圳市支持,联合国内EDA企业、学校、大客户在深圳成立EDA创新中心。

最近几年,国内EDA工具种类发展迅速,有了起色,但一些标准、底层数据库、通用基础套件等等底层基础技术仍可能受制于人。因此,在国际形势复杂的当下,在深圳成立EDA创新中心就成了一门必修课。借此平台大家能够共同制定标准、开发底层公共套件,共创未来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平台。人才是EDA产业发展的根本,作为深圳市政协委员,我也曾呼吁政府关注青年人才。对此,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后备力量对产业的持续助推作用。

EDA与不同产业实现“产业互哺”

在信息时代里,芯片提供着每个人日常都会用到的各类智能设备,也成为撬动先进制造业的支点。其中EDA也不只是应用于芯片上游的单纯设计工具,而是以工具链的形态延伸到了芯片中下游的制造、封装测试环节。比如,在芯片制造时,需要用EDA做基本的建库、建模。同时,目前有多芯片设计堆叠封装的趋势,其中大到如何组合,小到多个芯片如何摆放才能解决干扰、散热、力学问题,都需要用到设计工具。由此可见,EDA正在支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全链路发展,最终赋能我国先进智能智造产业,为实体经济添砖加瓦。

所谓居安思危,居危思机。三十多年前,我国EDA产业在艰难局面下迈出了自主创新步伐。现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EDA行业的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但值得肯定的是,三十多年来中国EDA产业已昂首阔步,将走出一条国产化特色发展之路。未来,深圳华大九天将与整个产业一起从危机之中育新机,在变局之中开新局。通过自主创新,只争朝夕突破技术难题,努力把产品做全、把水平做高、让单科拔尖,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当好国内EDA产业排头兵,最终为我们国家的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图片及文字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晚报”(ID:szwb826)采写记者:白雪,编辑:张裕麟

联系我们
tel: 0755-88993888
投资申请
诚聘英才
返回顶部